English

农业出现反复 经济就会被动

两会话题
2000-03-1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永林 我有话说

连日来,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纷纷发表看法,强调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。

吉林省副省长王国发代表说,农业现在是将来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。他说,长期以来,农产品短缺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重大问题。经过全党和全国上下的长期努力,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,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,但是,农业丰收了,粮食多了,不等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就十分稳固了,农业如果出现反复,整个经济工作就会陷入被动。我国有12亿多人口,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生产。现在,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,农产品难卖、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。王国发代表说,要解决这个问题,就必须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上作文章,要由过去的数量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。作为一个农业资源大省,吉林曾经给国家供应商品粮作出过重大贡献,但现在粮食储不下、销不出、补不起的矛盾比较突出,已到了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。他说,吉林的总体调整思路是,在种植业结构上,一是突出吉林特色,如糯玉米、黑玉米、大豆、人参等;二是突出一个优字,种植优质无公害绿色粮食,现在在市场上,普通大米一斤只卖0.8元,优质绿色大米4元一斤还供不应求,所以,一定要向绿色食品方面发展调整;三是要提高效益,不管是种植业、养殖业还是加工业,都要提高效益,只有提高效益,农民才能增收,才能致富。去年,吉林省农民纯收入下降了5.2%,主要是效益不高。在养殖业结构调整上,主要是把粮食进行转化,发展畜牧业,进行深加工。据王国发代表介绍,吉林有一个德大公司,主要是进行鸡的深加工,目前实现了4个7000万:养鸡农民每年纯收入7000万元、企业职工每年收入7000万元、每年给国家交税7000万元、企业每年赢利7000万元,另外,吉林还出现了一批粮食加工企业,农民与这些企业签订合同,按合同为企业生产原料,搞订单农业,走出了公司加农户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。经过这样的调整,农业就很有希望,经过几年,优质高效农业就会出现,农业的基础地位就会更加巩固。

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厅长云德奎代表说,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,我们感到很高兴。从我们中国的国情出发,农业的基础地位是绝对不能动摇的。云德奎代表认为,目前必须继续稳定党的农村政策,深化农村改革,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,下大力气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,也就是说,要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,调整农产品结构,积极发展多种经营,发展乡镇企业,发展农村第三产业,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,通过实施科教兴农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,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农业,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,提高农产品质量,扶持农村产业化经济,同时,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,稳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,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。云德奎代表说,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首先要更新观念,做好农民观念转变工作,而结构调整一旦开始,建立一个好的流通体制尤为重要。他说,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种有500万亩土豆,年产60亿斤,基本不存在卖难问题,原因就是那里有一个两万人的农民运销队伍。杭锦后旗二道桥乡还有一个叫韩正刚的农民,专门从事瓜籽贩运,全国24个城市有他的销售点,每年销售瓜籽700万斤,带动了周围几个旗县的葵花籽种植业。云德奎代表还就增加农民收入谈了自己的想法,他认为,如果国家能在种子、科技知识普及、农民培训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,农民增加收入的速度就会加快很多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